法国新债法的代理制度与我国民法总则代理之比较

被引:9
作者
刘骏
机构
[1] 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LB)私法中心
关键词
代理权; 委托合同; 无权代理; 表见代理;
D O I
10.19375/j.cnki.31-2075/d.2017.02.007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56.5 []; DD913 [];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 ; 03 ;
摘要
法国法和中国法的经验表明分别规范一般代理制度和委托合同不代表必然采纳"代理权授予之无因性"理论,我国法可明确也可委托授权限制行为能力人完成法律行为。在表见代理方面,二者都强调第三人的合理信赖,不将"本人之归责性"作为单独构成要件,而是以例外的方式排除与本人无关的表象。就代理权终止时表见代理之适用,我国法可关注本人是否合理地通知第三人代理权终止之事实,而非一概由第三人就表见代理之适用提供举证责任。我国法解释上还可认为在代理权滥用时代理行为针对善意第三人仍有效。最后,法国法新设的"代理权不明时的询问程序"可供我们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论意定代理权的授予行为 [J].
陈华彬 .
比较法研究, 2017, (02) :190-200
[2]   意定代理授权行为无因性解析 [J].
迟颖 .
法学, 2017, (01) :20-34
[3]   代理部分立法的基本理念和重要制度 [J].
谢鸿飞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 19 (05) :64-74
[4]   论代理权授予与基础行为的联系 [J].
殷秋实 .
现代法学, 2016, 38 (01) :86-97
[5]   论代理权的授予行为 [J].
汪渊智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8 (06) :118-124
[6]   代理授权行为无因性的反思与建构 [J].
冉克平 .
比较法研究, 2014, (05) :86-96
[7]   表见代理的特别构成要件 [J].
杨代雄 .
法学, 2013, (02) :58-70
[8]   论代理制度的独立性——从一种法技术运用的角度 [J].
尹田 .
北方法学, 2010, 4 (05) :46-51
[10]   论代理权授予行为的有因构造 [J].
叶金强 .
政法论坛, 2010, 28 (01) :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