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示范区通达性分析

被引:11
作者
沈惊宏 [1 ]
陆玉麒 [1 ]
段保霞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可进入性; 空间格局;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11.00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背景,立足于示范区的物流和客流两个层面,运用GIS栅格分析和网络分析以及ESDA分析技术从时间指标和费用指标,研究了示范区物流可进出性和区内客流的顺畅性。结果表明:由长三角12门户城镇进入示范区的可进入性大体上是以空间距离为基础,局部上由于路网的作用两者共同形成了可进入性的四大城市区;四大城市区以东北—西南向布局平行于进入皖江城市带的长三角12城镇,其局部轮廓有着明显的高等级公路指向性;客流顺畅性上,时间和费用可达性空间格局两者有很大的相似,都是以"双核—隔离岛"形成的圈层结构,时间可达性上呈现高速公路指向性,而费用可达性上呈现铁路指向性;区内城镇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局部区域分异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786 / 17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皖江城市带公路网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杨成凤 ;
焦华富 ;
潘庆 ;
张王雁 .
经济地理, 2011, 31 (01) :60-65
[2]   新疆城镇发展与交通可达性相互影响 [J].
朱兵 ;
张小雷 ;
桂东伟 ;
雷军 ;
董雯 ;
王伯礼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0) :1239-1248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时空演化 [J].
吴威 ;
曹有挥 ;
梁双波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5) :619-626
[4]   乡村地区公路网通达性水平研究——以广东省连州市12乡镇为例 [J].
潘裕娟 ;
曹小曙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94-99
[5]   武汉都市圈路网空间通达性分析 [J].
刘承良 ;
余瑞林 ;
熊剑平 ;
曾菊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88-1498
[6]   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 [J].
金凤君 ;
王成金 ;
李秀伟 .
地理学报, 2008, (08) :787-798
[7]   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对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徐建 ;
王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6) :726-731
[8]   近20年来湖南公路网络优化与空间格局演变 [J].
张兵 ;
金凤君 ;
于良 .
地理研究, 2007, (04) :712-722
[9]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张莉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35-1246
[10]   中国机场体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服务水平 [J].
王姣娥 ;
金凤君 ;
孙炜 ;
戴特奇 ;
王成金 .
地理学报, 2006, (08) :82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