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与医药科学研究

被引:24
作者
刘昌孝
机构
[1] 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疾病研究; 药物开发;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安全性; 中医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6 ; 090102 ; 1008 ;
摘要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学科,它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理和生化状态,能提供区别于其他"组学"的大量信息。代谢组学已经用于评价实验动物模型和外源物产生的一系列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组织损伤。其应用涵盖疾病诊断、新药研究开发、模型识别和确证研究、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新药筛选、安全性实验和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药研究等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712 / 7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研究 [J].
齐炼文 ;
李萍 ;
赵静 .
世界科学技术, 2006, (06) :79-86
[2]   基于代谢网络变化的中药整体效应评价方法研究 [J].
周明眉 ;
刘平 ;
贾伟 ;
赵爱华 ;
邱明丰 ;
邱云平 ;
苏明明 .
世界科学技术, 2006, (06) :113-119
[3]   系统生物学与中药现代研究(二) [J].
刘昌孝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4) :191-196
[4]   系统生物学与中药现代研究(一) [J].
刘昌孝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3) :115-118
[5]   代谢组学的发展与药物研究开发 [J].
刘昌孝 .
天津药学, 2005, (02) :1-6
[6]   钩藤多动合剂的药效作用及用代谢物组学方法研究其生化机制 [J].
黄玉荣 ;
魏广力 ;
龙红 ;
肖淑华 ;
王淑芳 ;
刘昌孝 .
中草药, 2005, (03) :398-402
[7]   系统生物学——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J].
陈竺 .
世界科学, 2005, (03) :2-6
[8]   代谢物组学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意义 [J].
刘昌孝 .
中草药, 2004, (06) :6-10
[9]  
Metabonomics, metabolomics, and metabolic profiling[J] . Cynthia K. Larive.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 2007 (2)
[10]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oxicology - The role of metabonomics in toxicology and its evaluation by the COMET project [J].
Lindon, JC ;
Nicholson, JK ;
Holmes, E ;
Antti, H ;
Bollard, ME ;
Keun, H ;
Beckonert, O ;
Ebbels, TM ;
Reilly, MD ;
Robertson, D ;
Stevens, GJ ;
Luke, P ;
Breau, AP ;
Cantor, GH ;
Bible, RH ;
Niederhauser, U ;
Senn, H ;
Schlotterbeck, G ;
Sidelmann, UG ;
Laursen, SM ;
Tymiak, A ;
Car, BD ;
Lehman-McKeeman, L ;
Colet, JM ;
Loukaci, A ;
Thomas, C .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2003, 187 (03) :13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