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生态环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权重设计

被引:8
作者
于桂娥 [1 ]
王玉昭 [2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
[2] 黑龙江省统计局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生态竞争力; 指标体系; AHP方法;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08.11.002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战略发展区之一,建立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其环境竞争力的大小进行评价进而推动生态战略发展的前提。笔者本着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将其影响要素归纳为生态要素、经济要素和科技要素,并应用德尔菲法和AHP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各具体指标的权重。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各指标的权重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4+85 +8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李尔彬 ;
王跃先 ;
王刚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7, (02) :144-146+154
[2]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J].
李静锐 ;
张振明 ;
罗凯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3) :173-175+179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韩哲英 ;
陈红 .
中国林业企业, 2003, (04) :6-8
[4]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社会影响评价——贵州省黔东南州天保工程评价 [J].
李怒云 ;
洪家宜 .
林业经济, 2000, (06)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