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霍山山脉河流地貌定量参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36
作者
徐岳仁 [1 ,2 ]
何宏林 [1 ]
邓起东 [1 ]
魏占玉 [1 ]
毕丽思 [3 ]
孙浩越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3] 广东省地震局地震监测与减灾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河流地貌参数; 构造地貌; Hack剖面; 霍山山前断裂带; 山西地堑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931.1 [流水地貌学、湿润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5 ; 070501 ;
摘要
河流地貌形态定量研究是了解构造活动与地表过程耦合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霍山山脉位于山西地堑系中部,介于临汾盆地和太原盆地之间,以发育霍山山前断裂带和1303年洪洞MS8级地震而著名,通过分析跨断裂带及周边的48条河流的纵剖面形态、SL参数、Hack剖面、面积高程积分曲线以及HI值等,得到以下认识:1)跨断裂带的河流,其纵剖面在断层两侧的形态具明显差异,反映其受断层活动控制,而其他河流,除极少部分在上游存在局部陡变外,纵剖面为近似下凹的指数曲线形态显示近均衡状态;2)河流的HI值及积分曲线显示了霍山地区新生代以来整体处于强抬升弱侵蚀状态,即所有河流均处于壮年或幼年期;3)48条河流一致上凸的Hack剖面也表明霍山地区新生代以来处于强烈的构造抬升阶段,跨断裂带的Hack剖面形态以陡变下降而区别与其他河流的近似圆弧形;4)跨断裂带河流的SL/K参数在断层附近出现异常高值,反映了SL/K参数与断层垂直差异运动的相关性,周边其他河流的SL/K参数反映了没有差异运动的准均衡状态,局部的异常高值可能对应不同基岩的抗风化能力差异。河流地貌定量参数与构造环境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河流地貌定量参数特征揭示霍山山前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的强烈垂向运动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746 / 75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山西地堑系新生代沉积与构造地貌.[M].王乃〓等著;.科学出版社.1996,
[2]  
山西临汾地震研究与系统减灾.[M].马宗晋主编;.地震出版社.1993,
[3]   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对天山北麓奎屯河阶地发育的影响作用 [J].
李有利 ;
司苏沛 ;
吕胜华 ;
王怡然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5) :880-890
[4]   汾渭地堑系列湖盆第四纪中晚期地貌与沉积阶段性演化的时间序次差异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J].
胡小猛 ;
陈美君 ;
王杜涛 ;
吴洁利 ;
胡海晨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5) :849-858
[5]   基于DEM渭河上游流域的活动构造量化分析 [J].
李利波 ;
徐刚 ;
胡健民 ;
于新兵 ;
陈虹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5) :866-879
[6]   活动构造对高原边界侵蚀速率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以龙门山地区为例 [J].
文力 ;
刘静 ;
MOskin ;
曾令森 ;
王伟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5) :968-985
[7]   河流冲沟裂点展布对全新世断层活动事件的响应——以山西交城断裂为例 [J].
孙昌斌 ;
谢新生 ;
江娃利 .
地震地质, 2012, 34 (02) :254-268
[8]   山西地震带中小震精确位置及其显示的山西地震构造特征 [J].
宋美琴 ;
郑勇 ;
葛粲 ;
李斌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2) :513-525
[9]   晋陕峡谷北段晚新生代河流演化初步研究 [J].
潘保田 ;
胡振波 ;
胡小飞 ;
张忱 ;
李富强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1) :111-121
[10]   基于高分辨率DEM的裂点序列提取和古地震序列的识别——以霍山山前断裂为实验区 [J].
毕丽思 ;
何宏林 ;
徐岳仁 ;
魏占玉 ;
石峰 .
地震地质, 2011, 33 (04) :96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