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中成矿演化的趋势和阶段性

被引:24
作者
翟裕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地史,成矿演化,成矿阶段,地球外部层圈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 [矿床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大量的地质矿产资料表明,随着地球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演化,成矿作用也呈前进的、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表现在成矿物质(矿种)由少到多;矿床类型由简到繁;成矿频率由低到高;聚矿能力由弱到强。受地球上重大地质事件的制约,这一成矿演化过程又表现出阶段性,可划分出7个成矿大阶段,即太古宙、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晚中生代—新生代等成矿期。每一期中都有特定的成矿构造环境和矿床成因类型。制约地史上成矿演化的主要因素有:①成矿物质的地球化学性质;②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演化;③地球构造运动的演变。矿床形成后的保存条件对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也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大型构造与超大型矿床.[M].翟裕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 [2] 成矿系统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李人澍著;.地质出版社.1996,
  • [3] 走向21世纪的地学与矿产资源.[M].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所编著;.地质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