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北斜坡带隐蔽圈闭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7
作者
魏泽典
邓宏文
李永根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关键词
古地貌; 阶梯断层; 隐蔽圈闭; 隐蔽油气藏; 孤北斜坡带;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6.02.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孤北断层持续不均衡发育形成孤北斜坡带沟梁相间、陡缓变化的古地貌,古地貌控制了隐蔽圈闭的平面分布。由多旋回性构造运动造成沉积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隐蔽圈闭在斜坡带同一位置的垂向变化。斜坡带断层与砂岩发育带配置形成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它的走向决定着隐蔽圈闭的成藏。在古地貌和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孤北斜坡带隐蔽油气藏形成了平面上围绕孤岛凸起呈环带状分布,纵向上从孤北洼陷到孤岛凸起地层逐渐变新的展布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106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史南地区沙三段浊积砂体成因模式探讨 [J].
王居峰 ;
贾光华 ;
刘军锷 ;
李秀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4) :8-10+4
[2]   牛庄地区沙三段远岸浊积扇发育与分布规律 [J].
李虎山 ;
吴云桐 ;
吕义军 ;
王萍 ;
王岩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2) :11-13+5
[3]   孤北地区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J].
毕研鹏 ;
田世澄 ;
陈永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5) :17-19+4
[4]   断裂输导系统及其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付广 ;
付晓飞 .
世界地质, 2001, (04) :34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