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高原塬区表层土壤水分盈缺状况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王欣
文军
韦志刚
田辉
王磊
李振朝
史小康
张堂堂
刘蓉
张静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高原塬区; 表层土壤; 蒸散; 水分盈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陆地表层水分的盈缺直接关系到局地气候变化。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塬区初夏至盛夏期两次陆面过程野外试验(LOess Plateau land surface process field EXperi ment 2005,LOPEX05和LOPEX06)的野外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试验期间黄土高原白庙塬区不同下垫面的水分蒸散和表层土壤水分盈缺状况。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比较充足的条件下,植被蒸腾增加量在正午时的峰值为0.05 mm.h-1,而较大降水发生后的首个晴日,冬小麦地和裸地的蒸散分别可达4.60 mm.d-1和3.70 mm.d-1。局地降水是影响陆面蒸散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植被冠层的存在增加了陆面蒸散发量中的植物蒸腾量值。2006年4月下旬到7月中旬,裸地的水分缺失为16.3 mm.m-2,冬小麦地的水分缺失为39.9mm.m-2。其中缺失最严重的时间段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最大旬缺失量达16.5 mm.m-2,7月上旬和中旬,由于降水季节来临,土壤水分有少量盈余。在2005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玉米地和裸地的水分盈余分别为17.9 mm.m-2和25.3 mm.m-2。不同时间尺度的统计均表明,降水不仅是影响陆面蒸散量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表层土壤水分盈缺的决定性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530 / 5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黄土高原土壤湿度变化规律研究
    陈少勇
    郭凯忠
    董安祥
    [J]. 高原气象, 2008, (03) : 530 - 537
  • [2] 黄土高原塬区地表辐射和热量平衡观测与分析
    刘远永
    文军
    韦志刚
    李振朝
    张堂堂
    刘蓉
    [J]. 高原气象 , 2007, (05) : 928 - 937
  • [3] 利用MERIS和AATSR资料估算黄土高原塬区植被含水量时空变化
    刘蓉
    文军
    张堂堂
    刘远永
    李振朝
    [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03) : 371 - 381+297
  • [4] 陇东黄土高原土壤储水量与蒸发和气候研究
    王润元
    杨兴国
    张九林
    王德民
    梁东升
    张立功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6) : 625 - 635
  • [5] Autumn Daily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Surface Heat and Water Exchange over the Loess Plateau Mesa in China.[J].文军;韦志刚;吕世华;陈世强;奥银焕;梁玲;.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7, 02
  • [6] 甘肃黄土高原40a来土壤水分蒸散量变化特征
    姚小英
    蒲金涌
    王澄海
    宋连春
    邓振镛
    冯建英
    刘晓强
    [J]. 冰川冻土, 2007, (01) : 126 - 130
  • [7]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4~10月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王毅荣
    王锡稳
    [J]. 高原气象, 2006, (04) : 737 - 743
  • [8] 甘肃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气候特征
    孙秉强
    张强
    董安祥
    陈少勇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9) : 1041 - 1046
  • [9] 黄土高原陆—气相互作用预试验及其晴天地表能量特征分析
    韦志刚
    文军
    吕世华
    陈世强
    奥银焕
    梁琳
    [J]. 高原气象, 2005, (04) : 545 - 555
  • [10]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能量平衡观测研究
    杨兴国
    张强
    王润元
    马鹏里
    杨启国
    刘宏宜
    [J]. 高原气象, 2004, (06) : 828 - 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