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地貌、古沟槽模式的修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7
作者
何自新
黄道军
郑聪斌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马家沟组; 古岩溶; 古沟槽; 沉积模式; 油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沟槽的早期模式是在早期古地貌基础上建立的,它指导了早期对盆地中部的奥陶系油气勘探;但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原模式因南北向主沟槽的展布特征不明而严重制约了气田的东扩勘探。修正后的古沟槽现今模式更符合岩溶古地貌的发育规律,它进一步明确了盆地古地貌中台地和沟槽的展布特征,解决了原先的地势东倾与主沟槽展布方向不协调的矛盾。新的古沟槽模式的应用,论证了地质综合研究与天然气勘探的关系,它可使气田东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沿预测的区块继续向东延伸。指出一个正确的地质模式,只有结合生产实践,不断修正完善,才能在勘探实践中发挥其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长庆气田奥陶系古沟槽展布及其对气藏的控制 [J].
何自新 ;
郑聪斌 ;
陈安宁 ;
王飞雁 .
石油学报, 2001, (04) :35-38+6
[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古地貌与构造对气藏的控制作用 [J].
李道燧 ;
张宗林 ;
徐晓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3) :9-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