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锻造工匠精神的制度体系

被引:20
作者
丁彩霞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锻造工匠精神; 制度缺失; 制度价值; 制度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8.1 [职业道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工匠精神源起于社会分工的职业化发展需求。当代中国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锻造工匠精神的制度有严重缺失。工匠精神是推动中国工业由大转强的核心灵魂,是重塑国民新素质的内在支撑,是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然之意。形塑工匠精神的基本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社会发展阶段因素。锻造工匠精神的制度体系需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接轨国际产品质量标准,严格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完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创新教育培训理念、体制;营造良好制造业生态环境,打造新型政商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历史精神.[M].钱穆; 著.九州出版社.2012,
[2]  
单向度的人.[M].(美) 马尔库塞 (Marcuse;H.)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  
德意志道路.[M].李工真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  
科学的社会功能.[M].(英) 贝尔纳;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尼各马可伦理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
[6]  
理想国.[M].柏拉图.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