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续)

被引:5
作者
阮逸明
机构
[1] 福建省漳州天福茶博物院
关键词
茶饮料; 滋味; 布球; 揉捻; 制茶工艺; 铁观音茶; 白毫乌龙; 包种茶; 台湾乌龙茶; 文山包种; 消费量; 茶叶; 高山乌龙茶; 冻顶乌龙茶; 发酵程度; 香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8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正>台湾罐(盒)装饮料茶于1989年逐渐兴起,尤其是乌龙茶饮料于1992年对青少年市场诉求成功,促使茶饮料销量于1993年超越碳酸饮料,直至2003年仍位居非酒精性饮料的龙头。1996年各类茶饮料市场占有率为:乌龙茶31%、绿茶16%、红茶6%、调味红茶47%(如奶茶、花香红茶、果香红茶、麦香红茶等合计)。1998年以来,乌龙茶饮料下滑,代之而起的是绿茶(含茉莉花茶)饮料。2001年乌龙茶饮料仅占12%,而绿茶饮料提升为24%,此为台湾每年需进口七八千吨乃至万吨左右的红茶及绿茶(茉莉花茶为主)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5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