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霉玉米粉中赤霉烯酮的分离、提纯和鉴定
被引: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树荣
徐亚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徐亚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达爱华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来源
:
微生物学通报
|
1983年
/ 02期
关键词
:
霉玉米;
赤霉烯酮;
洗脱液;
D O I
:
10.13344/j.microbiol.china.1983.02.007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赤霉烯酮通常是镰刀菌感染麦类或玉米产生的一种类雌性激素。五十和六十年代均有报道。1966年Urry等阐明了这个毒素的化学结构,并称这种毒素在已发现的霉菌毒素中唯有它损伤动物生殖器官。1973年,于上海郊区县发现猪吃了赤霉病麦后,出现外阴红肿、直肠脱出等病症。从这批病麦中我们曾分离得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0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