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热源和大地形对夏季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环流形成作用的数值模拟

被引:12
作者
骆美霞
张可苏
不详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5] 不详
关键词
东亚季风环流; 印度季风环流; 地形动力作用; 大气非绝热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一个σ坐标的三层初始方程热带球圈数值模式,以全球夏季平均纬向风场为初始场,研究地形的纯动力作用和不同地区的大气热源、冷汇对亚洲夏季两支独立的季风环流系统形成的影响,针对它们对季风环流的主要成员如越赤道气流、季风槽、青藏高压等的相对重要性设计并进行了—系列试验,东亚季风环流和印度季风环流系统的成员被很好地模拟出来。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地形对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形成作用的数值试验 [J].
骆美霞 ;
朱抱真 ;
沈如金 .
大气科学, 1986, (03) :258-265
[2]   夏季亚洲地区热带环流的中期振荡 [J].
陈隆勋 ;
金祖辉 ;
刘喜礼 ;
施国强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3, (05) :575-586
[3]   一个包括地形和非绝热作用的原始方程数值模式 [J].
朱抱真 ;
陈嘉滨 ;
张学洪 ;
季仲贞 ;
骆美霞 ;
纪立人 ;
张道民 ;
许有丰 .
气象学报, 1980, (02) :13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