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6
作者
黄新苗
秦永文
机构
[1]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内科
[2]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内科 上海市
[3] 上海市
关键词
干细胞;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细胞学; 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随着成体干细胞转分化现象的发现和深入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修复坏死心肌,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成为近年再生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内皮祖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等骨髓细胞群分别被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自体细胞移植治疗的动物模型及一期临床试验,结果发现移植入心脏的骨髓干细胞可转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能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促进侧支血管形成和新生心肌组织。经心外膜、心内膜、冠状动脉及外周循环等不同的细胞移植途径被用于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最佳的移植途径与移植时机的选择密切相关。目前主要问题包括骨髓干细胞迁移和分化的信号途径,有效的干细胞分离和体外扩增技术,最佳的细胞亚群、数量、移植途径和时机,致心律失常和致肿瘤作用等。随着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深入研究,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梗死心肌的血运重建和药物治疗,可能成为将来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标准疗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132 / 413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内的表达及影响 [J].
张鹏 ;
马保安 ;
范清宇 ;
范德刚 ;
龙华 ;
杨连甲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6) :910-911+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