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集体记忆要素的“列国义人”

被引:2
作者
萨拉·根斯伯格
杨桃
机构
关键词
义人; 称号;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 集体记忆; 瓦赫; 希伯莱人; 犹太人; 以色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06 [学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近些年,"记忆研究"作为新的研究领域出现,其与哈布瓦赫著述之间的关系具有多重含义。尽管这一学科将这位法国社会学家视为奠基人,但与此有关的多数作者称他们的论著已将哈布瓦赫的理论抛在了身后。"社会"及"社会的表现形式"被视为哈布瓦赫思想的唯一维度和对象,而新的范式将关注点由此转向"行动主体"和"他们的行动",《论集体记忆》的作者(哈布瓦赫)对此可能不感兴趣。这种新的变化解释了为什么"记忆倡导者"、"施动者"及"记忆"的"行动主体"等观念能得到认同。本文采用批判的研究方法,经过与哈布瓦赫理论的对比及通过"列国义人"称号进行记忆表达的案例实证研究,考量这些新提出的研究分析方法。本文旨在论证不论是哈布瓦赫的著作还是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学,对今天的记忆研究,尤其是对研究方法的更新均具有可操作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10+6 +6-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Between Chaos and Diversity: Is Social Memory Studies a Field?[J] . Jeffrey K. Olic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IJPS . 2009 (2)
[2]  
Meaning in Memory" A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of Collictive Memory Studies .2 Kansteiner W.Fingding. History and Theory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