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养系统的氮流动及其环境影响

被引:17
作者
陈敏鹏
陈吉宁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
关键词
氮流动; 氮平衡; 流失; 淋失; 水环境; 温室气体;
D O I
10.13227/j.hjkx.2007.10.042
中图分类号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利用集成完全氮平衡模型和农业污染清单的中国种养系统氮流动模型(nitrogen flow model for farming-feeding system inChina,NFM-FFS),研究了2003年中国种养系统中的氮流动及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2003年中国种养系统土壤虽然氮素表观盈余,但实际亏损623.9×104t,平均亏损13.7 kg/hm2,土壤整体面临含氮量减少和退化的风险.由于中国氮素投入(肥料和各类有机肥)主要集中于耕地系统,对牧草地的投入很少,耕地系统的氮素盈余了1761.9×104t,平均盈余142.8 kg/hm2,中国牧草地系统氮素亏损2385.7×104t,平均亏损90.7 kg/hm2.因此平衡耕地和牧草地的氮素投入既可减少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影响,又可有效控制牧草地退化.2003年,中国种养系统中总氮损失为2 266×104t,其中随径流进入地表水的495.8×104t和淋洗进入地下水的102.4×104t最终沉积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很少有机会再进入种养系统循环.耕地的肥料施用是中国种养系统向地表水和地下水最主要的氮输出源,应是农业污染控制和管理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342 / 23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中国区域土壤表观氮磷平衡清单及政策建议 [J].
陈敏鹏 ;
陈吉宁 .
环境科学, 2007, (06) :1305-1310
[2]   中国农业和农村污染的清单分析与空间特征识别 [J].
陈敏鹏 ;
陈吉宁 ;
赖斯芸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6) :751-755
[3]   中国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 [J].
赵其国 ;
周生路 ;
吴绍华 ;
任奎 .
土壤学报, 2006, (04) :662-672
[4]   黄河上游玛曲县天然草场退化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J].
戚登臣 ;
李广宇 ;
陈文业 ;
陈炜青 ;
苏永祥 .
中国沙漠, 2006, (02) :202-207
[5]   太行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与平衡研究 [J].
张玉铭 ;
胡春胜 ;
张佳宝 ;
李晓欣 ;
董文旭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1) :5-11
[6]   南京两种菜地土壤氨挥发的研究 [J].
贺发云 ;
尹斌 ;
金雪霞 ;
曹兵 ;
蔡贵信 .
土壤学报, 2005, (02) :253-259
[7]  
Global and Regional Surface Nitrogen Balances in In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for the Period 1970-2030[J]. A. F. BOUWMAN,G.Van DRECHT,K. W. Van der HOEK.Pedosphere. 2005(02)
[8]   淹水条件下的氨挥发研究 [J].
邹长明 ;
颜晓元 ;
八木一行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2) :167-170
[9]   太湖地区水稻土上稻季氮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J].
朱兆良 ;
范晓晖 ;
孙永红 ;
王德建 .
作物研究, 2004, (04) :187-191
[10]   小麦生长季氮素在紫色土中的迁移和淋失 [J].
易时来 ;
石孝均 ;
温明霞 ;
李学平 ;
霍沁建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4)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