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微生物超标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2年江西省50个县(市、区)2 451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结果,选取不同时期、水源类型、工程规模、水处理方式和消毒方式5个因素,分别比较各因素间水样微生物超标情况。结果丰水期水样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21.87%、55.45%、42.43%,高于枯水期的17.97%、49.80%、37.74%。地面水菌落总数超标率为17.61%,低于地下水的21.19%。大型工程水样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25.88%、19.44%,低于小型工程的54.63%、41.63%。完全处理与仅消毒水样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12.07%、20.64%、13.79%和9.15%、17.07%、13.29%],均低于沉淀过滤与未处理水样超标率[分别为20.15%、63.17%、50.42%和24.32%、60.50%、44.63%]。水样经液氯消毒后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5.85%、10.37%、9.04%,低于其他消毒方式水样超标率。结论不同时期、水源类型、工程规模、水处理方式和消毒方式等因素对水样中微生物的含量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