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

被引:48
作者
詹韵秋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经济增长; 数量和质量; 效应; GMM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经济增长数量的抑制效应,而对经济增长质量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分别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着"U"型和倒"U"型关系,且数量效应处于抑制区间、质量效应处于上升区间。因而,需要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此来促使其早日越过抑制经济增长数量的区间和进一步接近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最优值。分地区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效应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此外,资本、劳动和对外贸易依旧是经济增长数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创新、FDI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加快各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顶层设计,提高参与主体的数字普惠金融意识,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数字普惠金融的机会与风险 [J].
黄益平 .
新金融, 2017, (08) :4-7
[2]   三论普惠金融 [J].
曾康霖 .
征信, 2017, 35 (07) :1-7
[3]   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J].
宋晓玲 .
财经科学, 2017, (06) :14-25
[4]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新解——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测算与对比 [J].
王军 ;
李萍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 38 (07) :3-13
[5]   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 [J].
李涛 ;
徐翔 ;
孙硕 .
金融研究, 2016, (04) :1-16
[6]   普惠金融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杜强 ;
潘怡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3) :178-184
[7]   论欧债危机的最终结局及中国的战略应对 [J].
李稻葵 ;
吴舒钰 ;
冯明 ;
徐欣 .
经济学动态, 2013, (12) :4-14
[8]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9]  
Sulphur emission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J] . PhilippeBarla,SergioPerelman.Annals of Public and Cooperative Economics . 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