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热力状况对东亚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申乐琳 [1 ]
何金海 [1 ]
陈隆勋 [2 ]
郭栋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副热带西风急流; 青藏高原热源; SVD; 平均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61—2004年NCEP/NCAR月平均温度5层和200 hPa风场再分析格点资料,以及通过倒算法得到的热源资料,采用SVD方法研究了夏季东亚地区副热带西风急流与青藏高原平均温度场的耦合特征,考察了青藏高原热源及其与西太平洋热源差对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整个青藏高原特别是高原北部平均温度场与急流中心强度变化联系紧密,而高原东南部平均温度场主要体现了夏季西风急流位置纬向一致的南北移动;其次,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变化还与青藏高原西南部与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热源差变化有密切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气候变率诊断和预测方法.[M].吴洪宝;吴蕾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
[2]  
动力气象学.[M].吕美仲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4,
[3]  
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M].叶笃正;朱抱真著;.科学出版社.1958,
[4]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地表加热场的耦合变化特征 [J].
况雪源 ;
张耀存 .
大气科学, 2007, (01) :77-88
[5]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热力影响机制探讨 [J].
况雪源 ;
张耀存 .
气象学报, 2006, (05) :564-575
[6]   东亚夏季风活动与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北跳关系的研究 [J].
李崇银 ;
王作台 ;
林士哲 ;
禚汉如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5) :641-658
[7]   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简茂球 ;
罗会邦 ;
乔云亭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4) :355-364
[8]   青藏、伊朗高原春夏季高层热力异常与我国夏季气温的关系 [J].
许利 ;
毕云 ;
钱永甫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3) :323-329
[9]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北极涛动的显著相关 [J].
龚道溢 ;
朱锦红 ;
王绍武 .
科学通报, 2002, (07) :546-549
[10]   青藏高原地表热通量变化及其对初夏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 [J].
董敏 ;
朱文妹 ;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4) :458-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