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耕地非农化风险及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被引:14
作者:
宋戈
[1
,2
]
霍圣夫
[1
,2
]
邹朝晖
[1
]
机构:
[1] 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
[2]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制度;
耕地非农化;
风险;
增值收益分配;
机制;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5.03.007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探寻合理分配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方法,从耕地非农化风险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方法: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在耕地非农化中,各权利主体所担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假设各权利主体参与征地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各权利主体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中央政府占26%,地方政府占22%,村集体占17%,农民占35%;运用"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测算耕地非农化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以缩小征地范围、尊重农民意愿为条件制定征地补偿标准不仅体现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农民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1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