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特性

被引:28
作者
王兆守
林淦
尤民生
李秀仙
梁小虾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食品生物安全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食品生物安全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食品生物安全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食品生物安全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食品生物安全研究中心福建福州,福建福州,福建福州,福建福州,福建福州
关键词
茶叶; 生物修复; 拟除虫菊酯; 假单胞菌c1f6;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9.97 [工业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摘要
生物修复对降解污染基质中的农药是一种对环境有益的方法。目标是要寻找能够降解在茶叶生产中使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降解菌。最终在福州某茶园经农药处理过的茶叶中分离降解菌。首先在富集培养基中筛选,接着在以农药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连续筛选。结果发现,其中一株标号为c1f6的菌株生长的特别良好,经AMS-VITEK12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为假单胞菌属的一个未知种。采用HP6890气相色谱仪测定菌株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pH7.0的基础培养基发酵液中,以各加100mg·L-1这3种农药为唯一碳源,30℃振荡培养,接种c1f6后3d,这3种农药的降解率分别为55.64%、44.56%和52.19%。采用光密度测定的菌株生长值和农药降解率的关系曲线表明,在基础培养基中,农药降解和菌株生长成正相关,说明菌株能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表明,菌株c1f6对有机磷农药也有一定的降解力,3d对甲胺磷和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27.67%和12.35%。因此,假单胞菌c1f6是一株较广谱的农药降解菌,有望用于生物修复过程,以减少茶叶栽培过程中的产品和环境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824 / 18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木霉Y对毒死蜱和甲胺磷的降解作用 [J].
刘新 ;
尤民生 ;
魏英智 ;
蔡志成 ;
廖金英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455-458
[2]   驯化筛选微生物对油制气废水的降解特性 [J].
任源 ;
慎义勇 ;
韦朝海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环境科学, 2002, (05) :76-79
[3]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苹果 梨中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残留量 [J].
买光熙 ;
刘潇威 ;
翟广书 ;
陈勇 ;
刘长武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3) :260-262+275
[4]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J].
陈宗懋 .
福建茶叶, 2001, (03) :33-34
[5]   乌龙茶和花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J].
陈宗懋 .
福建茶叶, 2000, (04) :2-4
[6]   降解有机氯农药的微生物菌株分离筛选及应用效果 [J].
方玲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2) :249-252
[7]   硝基苯降解菌生长特性及其降解活性 [J].
李湛江 ;
韦朝海 ;
任源 ;
梁世中 .
环境科学, 1999, (05) :23-27
[8]   一株广谱性农药降解菌(Alcaligenes sp.)的分离与鉴定 [J].
虞云龙 ;
宋凤鸣 ;
郑重 ;
陈鹤鑫 ;
樊德方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3-7
[9]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李阜棣等主编, 1996
[10]  
农药残留量分析方法[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默 涛等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