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人文、发展导向的宜居空间塑造研究

被引:5
作者
丁旭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
关键词
宜居空间; 生态基础设施; 人文导向; 曹宅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同发展阶段,宜居城市的概念内涵各不相同。注重经济发展与注重环境保护是我国当前宜居城镇发展的基本前提,强调空间环境与社会活动的互动,是实现宜居城镇的基本策略。文章以金华曹宅镇为例,分别从生态、人文、发展角度阐述了宜居空间的塑造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Reshaping Gothan:The City Livable Movement and the Redevelopment of New York City,1961-1998. Tinothy D Berg. . 1999
[2]  
seven Aims for the livable City. E Salzano. Making Cities Livable (from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s) . 1997
[3]  
"Principles for the Livable City". H.L.Lennard.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s . 1997
[4]  
城市形态[M]. 华夏出版社 , (美)凯文·林奇著, 2001
[5]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译林出版社 , (加)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著, 2006
[6]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J].
刘海龙 ;
李迪华 ;
韩西丽 .
城市规划, 2005, (09) :70-75
[7]   国内“宜居城市”概念研究综述 [J].
赵勇 .
城市问题, 2007, (10) :76-79
[8]   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和评价研究进展 [J].
李业锦 ;
张文忠 ;
田山川 ;
余建辉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101-109
[9]   走出宜居城市研究的悖论:概念模型与路径选择 [J].
王世营 ;
诸大建 ;
臧漫丹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1) :42-48
[10]   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J].
张文忠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3)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