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及其效果

被引:149
作者
杨林章
周小平
王建国
王德建
施卫明
史龙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太湖湖泊治理有限公司
关键词
生态拦截型沟渠; 农田非点源污染; 生态工程; 控制;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5.0163
中图分类号
X505 [环境污染防治方法与设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太湖流域农田非点源污染严重的现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工程学解决方法———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它主要由工程部分和植物部分组成,能减缓水速,促进流水携带颗粒物质的沉淀,有利于构建植物对沟壁、水体和沟底中逸出养分的立体式吸收和拦截,从而实现对农田排出养分的控制。试验区沟渠植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且景观效果良好。沟渠系统对农田径流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48.36%和40.53%。此外,该生态工程的另一个显著优点就是不另外占用土地,符合平原水网地区农田沟渠的实际,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 [2]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M].金相灿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 [3]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 [4] 中国稻田生态系统.[M].徐琪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 [5] 一种新型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设计——以山东省南四湖为例
    朱棣
    聂晶
    王成
    张治国
    [J]. 生态学杂志, 2004, (03) : 144 - 148
  • [6] 氮、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方法
    苑韶峰
    吕军
    俞劲炎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 122 - 125
  • [7] 太湖一级保护区非点源磷污染的定量化研究
    郭红岩
    王晓蓉
    朱建国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 136 - 140
  • [8]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性能改进分析
    梁继东
    周启星
    孙铁珩
    [J]. 生态学杂志, 2003, (02) : 49 - 55
  • [9] 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与控制
    夏立忠
    杨林章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1) : 45 - 49
  • [10] 丘陵地区流域土地利用对氮素径流输出的影响
    杨金玲
    张甘霖
    张华
    赵玉国
    [J]. 环境科学, 2003, (01) : 16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