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陕西省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被引:17
作者
史海静
李锐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长治”工程; 土地利用结构; 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对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静态分析的方法,分析陕西省"长治"工程治理产生的生态、社会效益.并对其水保工程成效进行经济评估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长治"工程实施以来,项目区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348.09 km2,治理程度达到76.77%,植被覆盖率提高21.57%;农耕地减少了33.78%,林地增加了33.31%,草场增加了38.78%,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减少79.00%,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合理。一些特色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生态、社会效益。对项目实施的经济评估分析表明,该项目治理效益费用比为1.61,敏感性分析时为1.15.均大于1,净效益为3 320.05万元,还本年限8.8 a(<10~12 a),经济效益系数0.11(>0.08~0.1),均符合《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标准。说明陕西省"长治"工程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对于区域水土保持决策可提供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湖南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J].李佩瑾;肖莉;张伟娜;.广东土地科学.2007, 02
[2]  
湖南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J].李佩瑾;肖莉;张伟娜;.广东土地科学.2007, 02
[3]   纸坊沟流域黄土丘陵区土地生产力变化与生态环境改善 [J].
温仲明 ;
焦峰 ;
赫晓慧 ;
杨勤科 ;
刘宝元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8) :91-95
[4]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以定西地区为例 [J].
王刚 ;
李小曼 ;
李锐 .
经济地理, 2006, (04) :673-676
[5]   赤水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J].
刘瑞禄 ;
周国富 ;
龙成昌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6) :82-86
[6]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效应评价研究 [J].
陈国建 ;
李锐 ;
杨勤科 ;
张亚婷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8) :384-387
[7]   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水沙影响评价模型及效益评价研究 [J].
王国庆 ;
史忠海 ;
李皓冰 ;
荆新爱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 (04) :26-29+34
[8]   重庆市南岸区水土保持规划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J].
魏兴萍 ;
赵纯勇 ;
陈晔 .
宜春学院学报, 2004, (06) :61-64
[9]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分析 [J].
康玲玲 ;
王云 ;
王云璋 ;
魏义长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4) :204-206
[10]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土壤保持效益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J].
李蕾 ;
刘黎明 ;
谢花林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161-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