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被引:24
作者
陈稳良 [1 ]
赵雪英 [1 ]
李秀莲 [1 ]
梁改梅 [2 ]
朱慧军 [1 ]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
[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苦荞; 灰色关联度; 产量; 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7.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对苦荞区试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苦荞品种与产量相关各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株粒重>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千粒重,这为进一步选育高产苦荞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J].
宫万明 ;
何文安 ;
邓少华 ;
贾恩吉 .
吉林农业科学, 2006, (03) :7-10
[2]   玉米杂交组合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J].
李北齐 ;
赵苏维 ;
王贵强 ;
陈广凤 ;
姜德进 .
玉米科学 , 2006, (02) :44-46
[3]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J].
宫万明 ;
邓少华 ;
何文安 ;
贾恩吉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9-22+25
[4]   玉米杂交种灰色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 [J].
郭瑞林 ;
鲁道文 ;
吴向峰 ;
张玉凤 ;
不详 .
玉米科学 , 2003, (03) :39-41
[5]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顾金春 ;
彭忠华 ;
戴保威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 (01) :16-19
[6]   灰色局势决策在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吴学忠 ;
阮培均 ;
潘国元 ;
邓培延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 (06) :407-411
[7]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大麦区试品种 [J].
张薇 ;
曹连甫 ;
吕新 ;
李天林 .
种子, 2000, (01) :21-22+25
[8]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上的综合应用 [J].
吴敏生 ;
戴景瑞 .
华北农学报, 1999, (02) :3-5
[9]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 [J].
陈举林 .
玉米科学, 1994, (03) :22-24
[10]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J].
刘录祥 ;
孙其信 ;
王士芸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3)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