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交媒体的符号构成及其功能

被引:8
作者
赵星植 [1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媒学驻所
[2]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社交媒介; 符号三分法; C.S.皮尔斯;
D O 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14.12.013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文章采取皮尔斯(C.S.Peirce)的"符号三分法"对社交网络中的符号构成进行分析,发现社交媒体中普遍存在皮尔斯意义上的指示、像似与规约3种符号类型,并且各种在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指示符号确立网络空间中的身份秩序,并且规训网络意义生产方式;像似符号使得人际交流得以直观再现,从而促进社交网络空间情感表达;规约符号则使得网络表意准确有效,有效地培育网络亚文化的生成。特别是,三种符号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社交媒体在结构、文化、意义等多个维度的良性运转。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拟声达意”与“姿势语” [J].
陆正兰 .
中国比较文学, 2007, (01) :89-105
[2]  
理论符号学导论.[M].李幼蒸;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