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岩溶塌陷成因分析及危险性预测

被引:2
作者
刘宝臣 [1 ]
唐黔 [1 ]
邱孟尧 [2 ]
机构
[1]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2] 武汉铁路局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塌陷因子; 危险性评价; 模糊综合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岩溶塌陷具有分布广、发生频繁、产生条件复杂、预测困难、作用因素众多、形成机制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以及灾后治理费用昂贵等特征。对研究区岩溶塌陷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岩溶条件、地下水条件、地形地貌条件、覆盖层条件、人类工程活动这5个塌陷因子,通过模糊综合分析法,利用excel算法对模糊综合分析法权重进行便捷计算,实现了对研究区岩溶塌陷的危险性分区,对岩溶塌陷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环境岩土工程的古代水利工程研究及评价体系的建立.[D].林春伟.广西大学.2004, 04
[2]   唐山市岩溶塌陷机制分析 [J].
魏风华 .
地质与勘探, 2006, (02) :86-89
[3]   岩溶塌陷稳定性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 [J].
邱向荣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04) :58-61
[4]   岩溶塌陷预测评价系统及其应用——以唐山岩溶塌陷为例 [J].
雷明堂 ;
蒋小珍 ;
李瑜 .
中国岩溶, 1997, (02) :2-5+7-9
[5]   桂林岩溶塌陷风险评价 [J].
缪钟灵,宗凤书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5, (02) :58-66
[6]   岩溶地面塌陷机制、预测及整治研究 [J].
陈国亮 ;
陈裕昌 ;
谭鸿增 ;
张江华 ;
李乃非 .
地质灾害与防治, 1990, (03) :41-50
[7]   岩溶塌陷灾害的预测和评价 [J].
项式均 ;
廖如松 ;
陈健 .
地质灾害与防治, 1990, (01) :56-68
[8]  
岩溶塌陷机理及其预测与评价研究.[M].程星; 著.地质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