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T和IFAT用于黑热病防治效果考核的研究

被引:1
作者
鲍勇
于鸣娟
吴中兴
王兆俊
邵其峰
高金桐
机构
[1] 徐州医学院流行病教研室
[2] 江苏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3] 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4] 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徐州
[5] 徐州
[6] 无锡
[7] 济宁
关键词
黑热病; 防治效果考核; 动态研究; 利什曼素皮内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D O I
10.13215/j.cnki.jbyfkztb.1993.01.03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LDT方法于1989~1991年对山东、江苏两省15个地市、28个县区、89个村庄12835名农村居民进行了黑热病的免疫学研究。结果发现,在近30年无病人地区,30岁以下无一人呈LDT阳性反应;而近10年曾有病人地区,各年龄组均有阳性人群,且10岁组(1.81%)和30岁组(3.28%)阳性率差异不显著(x2=2.18,P>0.05)。两地区LDT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对泰安地区青少年进行LDT的动态观察,发现其阳性反应和黑热病患病率呈正比关系。不仅证实LDT对黑热病流行病学研究的作用,而且初步肯定了LDT用于黑热病防治效果考核的可行性。对IFAT在黑热病研究方面的应用亦给予肯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在确诊黑热病及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意义 [J].
李国茹 ;
张安治 .
地方病通报, 1991, (03) :118-101
[2]   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效果的免疫学评价与有关问题的探讨 [J].
王兆俊 ;
鲍勇 ;
邵其峰 ;
高金桐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1, (02) :81-85
[3]  
黑热病人免疫诊断试验的观察[J]. 柴君杰,李宝山,王伟,刘占娥,赵尔民,衣马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81 (03)
[4]  
黑热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兆俊, 1956
[5]  
滤纸干血滴作黑热病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的观察 .2 管立人,等. 流行病学杂志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