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南段与大别──胶南造山带构造复合(叠加)的显微构造证据

被引:3
作者
杨晓勇
杨学明
刘德良
王奎仁
戴金星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合肥
[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应变参数; 构造叠加; 显微构造; 郯庐断裂带; 大别—胶南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对那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特别是中深层次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进行了研究自北向南于部庐断裂带主干断裂沿线选取6条有代表性的初一脆性剪切带进行地质测量,应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构造岩中变形石英的位错结构进行观察,求得了韧性剪切作用下构造岩石所受的古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等一系列应变参数从显微构造角度提出了郊庐断裂带与大别一胶南造山带构造复合(叠加)的证据:构造岩石的一组应变参数是郊庐断裂带的产物,严格受其中的韧性剪切带控制,另一组系大别—胶南造山带与部庐断裂带复合的产物还讨论了都庐断裂带南段中深层次构造岩的变形一变质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郯庐断裂带南段中深层次剪切带糜棱岩化过程中组分变化规律研究 [J].
杨晓勇 ;
刘德良 ;
王奎仁 .
高校地质学报, 1997, (03) :24-32
[2]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综述[J]. 万天丰,朱鸿,赵磊,林建平,程捷,陈进.现代地质. 1996(02)
[3]   郯庐断裂带的最大左行走滑断距及其形成时期 [J].
万天丰,朱鸿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1) :14-27
[4]   沿大型走滑断裂系的隆升 [J].
赵越,徐守礼,杨振宇 .
地质科学, 1996, (01)
[5]   安徽江淮地区北部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关系 [J].
涂荫玖 ;
陈成涛 ;
唐良贵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1, (03) :177-186
[6]   皖东张八岭细碧角斑岩系若干特征 [J].
李应运 ;
桑宝梁 ;
郑进发 .
地质论评, 1980, (05) :397-404
[7]   中国主要断裂构造系统的应力分析 [J].
张文佑 .
科学通报, 1960, (19) :604-608
[8]  
地壳变形与显微构造[M]. 地质出版社 , 许志琴 编著, 1984
[9]  
Stress in the lithosphere: Inferences from steady state flow of rocks[J] . Jean-Claude C. Mercier,Douglas A. Anderson,Neville L. Carter.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