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棉花苗期抗旱相关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49
作者:
冯方剑
[1
,2
]
宋敏
[1
,2
]
陈全家
[1
,2
]
姚正培
[1
,2
]
李杨阳
[1
,2
]
刘艳
[1
,2
]
王兴安
[1
,2
]
曲延英
[1
,2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新疆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棉花;
抗旱性;
生理指标;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32个棉花品种,通过田间苗期水分胁迫,测定了与抗旱性有关的游离脯氨酸、叶绿素、甜菜碱、丙二醛(MDA)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增加了游离脯氨酸、甜菜碱、MDA、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减少了叶绿素的含量,但各品种间的应对机制各有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将32个品种的7个相互关联的单项指标综合成为3个独立的综合指标,并通过聚类分析,将32个品种划分为2大类,第Ⅰ大类可分为两个亚类,第1亚类中的鸡爪棉属于高度抗旱型;第2亚类中的奎85-174等17个品种属中度抗旱类型;第Ⅱ大类也可分为两个亚类,第4亚类的新海20等8个品种属于高度不抗旱型,其余6个品种属于不抗旱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32个棉花品种苗期抗旱性进行的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含量、甜菜碱含量、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可作为棉花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利用此7项值建立的D值抗旱评价体系对棉花品种苗期抗旱性的解释率为34.49%。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7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