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

被引:38
作者
周晓虹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 历史学博士
关键词
价值中立; 价值关联; 社会科学实践;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5.08.007
中图分类号
B018 [价值论];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价值中立原则源自孔德以来的实证主义传统,韦伯则划分了研究中“价值关联”和“价值中立”两个阶段,阐明了各自的必要性与有限性。社会科学研究应奉行有限度的价值中立原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讨论价值中立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限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实证主义社会学面临挑战 [J].
张小山 .
社会学研究, 1991, (05) :114-126
[2]   为“价值中立”辩护 [J].
李金 .
社会科学研究, 1994, (04) :58-63
[3]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M].(英)布赖恩·特纳(BryanS.Turner)编;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M].(美)雷迅马(MichaelE.Latham)著;牛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5]  
现代社会心理学史.[M].周晓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社会学.[M].陆学艺主编;.知识出版社.1989,
[7]  
人类的知识.[M].[英]罗素(BertrandRussell)著;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