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面核磁共振方法资料岩石物理学解释的一些见解

被引:16
作者
张昌达
潘玉玲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关键词
地面核磁共振; 表面弛豫率; 孔隙度; 渗透率; 延迟时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24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地面核磁共振(SNMR)方法是直接探查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新方法。本文概述了SNMR方法原理和弛豫、间歇时间等概念,详细讨论了纵向弛豫时间常数T1和横向弛豫时间常数T2及其与多孔介质孔隙大小、孔隙表面和液体磁性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假设:表面弛豫率ρ与岩石的磁化率κ和剩余磁化强度Ir成正比。还讨论了测量仪器的间歇时间对SNMR方法测量结果的影响。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SNMR方法的定量解释结果来估算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方法。最后,在肯定SNMR方法可给水文地质学家提供有关信息的同时,还就SNMR方法应注意磁性对观测结果的影响、研制新仪器时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出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方法在中国的应用效果 [J].
潘玉玲 ;
贺颢 ;
李振宇 ;
李国安 ;
姜焕忠 .
地质通报, 2003, (02) :135-139
[2]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理论和方法.[M].潘玉玲;张昌达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