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下游鼎新戈壁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

被引:18
作者
王慧 [1 ]
胡泽勇 [1 ]
谷良雷 [1 ]
李栋梁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鼎新; 戈壁; 能量交换; 地表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P434.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在甘肃酒泉金塔地区进行的"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与数值研究"野外试验2005年5月16~21日的加强期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鼎新戈壁下垫面地表辐射平衡、地表能量平衡、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地表反射率以及动量、热量总体输送系数等物理量的变化特征,得到了鼎新戈壁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1)在5月份晴天天气下,太阳辐射各分量表现出了标准的地表辐射平衡的日循环形态,总辐射峰值可达1000 W.m-2以上;净辐射峰值达到526 W.m-2。(2)能量平衡各项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白天感热通量最大值可达到400 W.m-2,潜热通量比感热通量小两个量级,地热流量峰值可达100 W.m-2以上;在下午和夜间存在负的水汽输送现象。(3)在中性条件下:z0=1.44×10-3m,CDN=2.1×10-3,CHN=1.8×10-3。(4)5月份地表反射率为0.217,反射率日分布大致呈"U"型。
引用
收藏
页码:938 / 9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输送与微气象特征 [J].
钱泽雨 ;
胡泽勇 ;
杜萍 ;
张艳武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1) :43-48
[2]   非均匀下垫面边界层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Ⅱ):逆湿现象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左洪超 ;
吕世华 ;
胡隐樵 ;
马耀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2) :163-170
[3]   非均匀下垫面边界层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I):冷岛效应和逆湿现象的完整物理图像 [J].
左洪超 ;
吕世华 ;
胡隐樵 ;
马耀明 .
高原气象, 2004, (02) :155-162
[4]   黑河地区绿州和沙漠地面辐射收支的若干特征 [J].
季国良 ;
马晓燕 ;
邹基玲 ;
吕兰芝 .
干旱气象, 2003, (03) :29-33
[5]   敦煌地区荒漠戈壁地表热量和辐射平衡特征的研究 [J].
张强 ;
曹晓彦 .
大气科学, 2003, (02) :245-254
[6]   敦煌绿洲夏季典型晴天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及小气候特征 [J].
张强 ;
周毅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6) :717-723
[7]   西北干旱区地表辐射特性的初步研究 [J].
范丽军 ;
韦志刚 ;
董文杰 ;
卫国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3) :309-314
[8]   黑河地区绿洲—沙漠环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阎宇平 ;
王介民 ;
M.Menenti ;
苏中波 .
高原气象, 2001, (04) :435-440
[9]   西北干旱区荒漠戈壁动量和感热总体输送系数 [J].
张强 ;
卫国安 ;
黄荣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9) :783-792
[10]   青藏高原草甸下垫面上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分析 [J].
马耀明 ;
塚本修 ;
王介民 ;
石川裕彦 ;
玉川一郎 .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08)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