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几种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14
作者
丁爱芳
潘根兴
李恋卿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水稻土; 多环芳烃(PAHs); 团聚体颗粒组; 土壤有机碳; 胡敏酸; E4/E6值;
D O I
10.13671/j.hjkxxb.2006.02.022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以太湖地区代表性的青紫泥、黄泥土、白土等3种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低能量分离分散法提取得到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用HPLC测定了本土和分离得到的团聚体颗粒组中16种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含量分布存在差异,PAHs总含量以<2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最高,其次是200~2000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PAHs在这2个团聚体颗粒组有明显富集现象(富集系数为1.25~3.92);而20~200μm和2~20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含量小于本土,呈现亏缺现象(富集系数为0.64~0.88).考虑到不同粒径团聚体颗粒组的相对组成,水稻土中PAHs主要分布于20~200μm和200~2000μm2个团聚体颗粒组中,而在<2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最少.PAHs在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的含量分布与其总有机碳、腐殖质碳、胡敏酸碳的含量有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受芳构化疏水性有机物含量的控制.因此,水稻土不同粒径团聚体颗粒中有机碳及其组分的性质影响着这些团聚体颗粒组分对PAHs的吸持与固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2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吴江市水稻土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及来源的研究 [J].
丁爱芳 ;
潘根兴 ;
张旭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6) :1166-1170
[2]   广州周边菜地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 [J].
陈来国 ;
冉勇 ;
麦碧娴 ;
何江华 ;
魏秀国 .
环境化学, 2004, (03) :341-344
[3]   天津地区土壤多环芳烃在剖面中的纵向分布特征 [J].
陈静 ;
王学军 ;
陶澍 ;
刘瑞民 ;
张枝焕 ;
沈伟然 ;
秦宝平 ;
孙韧 ;
张文具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2) :286-290
[4]   太湖地区水稻土颗粒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J].
李恋卿 ;
潘根兴 ;
张平究 ;
龚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5) :607-612
[5]   太湖地区几种水稻土的有机碳储存及其分布特性 [J].
李恋卿 ;
潘根兴 ;
龚伟 ;
孙玉华 ;
张旭辉 .
科技通报, 2000, (06) :421-426+432
[6]   土壤、植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分析方法研究 [J].
宋玉芳 ;
区自清 ;
孙铁珩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1) :92-96
[7]  
地球表层系统土壤学[M]. 地质出版社 , 潘根兴著, 2000
[8]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9]  
New insights into organic-mineral particles: composition, properties and models of molecular structure[J] . H.-R. Schulten,P. Leinweber.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 2000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