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效应及不同发光菌的敏感度差异研究

被引:14
作者
皇甫鑫 [1 ]
廖翀 [2 ]
杨坪 [2 ]
钱蜀 [2 ]
张丹 [2 ]
方维凯 [1 ]
但德忠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2] 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发光菌; 重金属化合物; 敏感度; 废水;
D O I
10.13671/j.hjkxxb.2010.09.009
中图分类号
X83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发光菌毒性测试技术,研究了5种重金属化合物HgCl2、Pb(NO3)2、Cd(NO3)2、K2Cr2O7、NaAsO2对3种常见发光菌种——青海弧菌Q67、明亮发光杆菌502、费氏弧菌的毒性效应差异.同时,对发光抑制率和金属化合物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计算了EC50值(半数效应浓度值),并对比了不同菌种对各金属化合物的敏感度差异及特点.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Cl2>Cd(NO3)2>NaAsO2>Pb(NO3)2>K2 Cr2 O7;对明亮发光杆菌502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Cl2>NaAsO2>Pb(NO3)2>Cd(NO3)2>K2 Cr2 O7;对费氏弧菌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Cl2>Pb(NO3)2>Cd(NO3)2>NaAsO2>K2Cr2O7.研究结果对利用发光菌毒性测试技术测定不同废水污染时菌种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在未知污染物的情况下应选用几种菌种同时检测,这样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87 / 17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检测方法 [J].
朱文杰 .
化学世界, 2009, 50 (04) :247-250+256
[2]   Cd,Pb和As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J].
周秀艳 ;
王恩德 ;
韩桂春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1) :1645-1647
[3]   青海弧菌Q67新鲜培养菌液测试水中砷铬铅镉汞的急性毒性 [J].
周世明 ;
赵清 ;
舒为群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8, (06) :403-406
[4]   发光菌在水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周世明 ;
舒为群 ;
赵清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7, (10) :837-839
[5]   等毒性配比法研究镉、铬和铅对淡水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 [J].
熊蔚蔚 ;
吴淑杭 ;
徐亚同 ;
朱文杰 .
生态环境, 2007, (04) :1085-1087
[6]   发光细菌的生理特性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J].
黄正,王家玲 .
环境科学, 1995, (03) :87-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