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光化学污染期间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及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65
作者
王红丽
机构
[1]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臭氧生成; 挥发性有机物; 基于观测的模型; 敏感性分析; 上海;
D O I
10.13671/j.hjkxxb.2015.0130
中图分类号
X515 [光化学烟雾];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光化学污染导致的高浓度臭氧(O3)是上海面临的重要大气污染问题.本研究分别选取了市区(徐汇)、城郊(青浦)和郊区(南汇)3个典型地区在夏季光化学污染易发季节开展了O3及其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的观测,结合光化学箱模型研究探讨了O3生成的主控污染物.研究表明,不同地区O3污染呈现较强的同步性,日最大浓度也比较接近;但南汇郊区由于受机动车排放影响较小,NOx浓度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地区,导致该地区O3浓度日变化曲线相对平缓,夜间O3浓度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大气VOCs浓度较高时,往往伴随高浓度的O3;3个地区VOCs浓度和组成差异明显,就VOCs浓度而言,徐汇>青浦>南汇;浓度贡献最主要的物种为甲苯、C2C3的烷烃和烯烃、丙酮以及辛烷;而C7C10芳香烃、C3C4的烯烃、异戊二烯以及乙醛是上海大气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VOCs类物质.3个地区O3的生成主要受人为排放的二甲苯类和C3C4烯烃类物质控制;对于徐汇,只控制NOx会导致O3浓度升高,而南汇郊区O3的生成对NOx排放不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603 / 16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OSAT方法对上海2010年夏季臭氧源解析的数值模拟研究 [J].
王杨君 ;
李莉 ;
冯加良 ;
黄成 ;
黄海英 ;
陈长虹 ;
王红丽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 (03) :567-573
[2]  
上海市秋季大气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贡献及来源研究[J]. 王倩,陈长虹,王红丽,周敏,楼晟荣,乔利平,黄成,李莉,苏雷燕,牟莹莹,陈宜然,陈明华.环境科学. 2013(02)
[3]  
Ozone sensitivity analysis with the MM5-CMAQ modeling system for Shanghai[J]. D. G. Street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07)
[4]   上海市城区春节和“五一”节期间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J].
王红丽 ;
陈长虹 ;
黄成 ;
李莉 ;
程真 ;
陈明华 ;
郑晓红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9) :1749-1757
[5]  
Regional ozone pollution and key controlling factors of photochemical ozone produc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during summer time[J]. CHANG ChihChung,CHOU C.K.Charles,Andreas Wahner.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0(03)
[6]   北京地区臭氧污染的来源分析 [J].
王雪松 ;
李金龙 ;
张远航 ;
谢绍东 ;
唐孝炎 .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 39 (06) :548-559
[7]   上海地区臭氧周末效应研究 [J].
唐文苑 ;
赵春生 ;
耿福海 ;
彭丽 ;
周广强 ;
高伟 ;
许建明 ;
Xuexi Tie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1) :99-105
[8]  
Nume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s of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on Ozone Formation in the Beijing Urban Area[J]. 徐峻,张远航,王玮.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6(04)
[9]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生成过程分析 [J].
胡建林 ;
张远航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13-18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臭氧的数值模拟研究 [J].
赵春生 ;
彭丽 ;
孙爱东 ;
秦瑜 ;
刘洪利 ;
李维亮 ;
周秀骥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3) :52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