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震活动性的定量化:地震活动度

被引:63
作者
谷继成
魏富胜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地震活动度; 平均; 地震活动性; 地震频度; 地震; 定量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模糊数学中关于描述一个模糊集合的模糊熵和欧几里德距离等数学概念,引入一个新的定量的模糊概念——地震活动度S来对地震活动性的强弱程度进行定量描述。地震活动度S已包含了地震活动性的时、空、强等因素,即下述控制因素:地震频度、平均震级或平均释放能量、最大震级、以及地震空间分布的集中度及其记忆效应。 最后,作为实例,对全球地震活动度S(1899—1984),全国地震活动度S(从公元前780—公元1985年)以及海城地震序列的地震活动度S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全球地震活动度在将近一百年之中,基本趋势是稳定的(其平均的年均S约为5.78),但同时叠加有11.5年的周期分量;中国地震活动从1940年以来基本上是稳定的,其平均的年均S是6.12;同时也发现1985年S=6.04,仍低于正常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用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强震发生的动力因子
    王碧泉
    马秀芳
    [J]. 地震学报, 1983, (03) : 257 - 267
  • [2] 模糊数学方法在烈度评定中的应用
    冯德益
    楼世博
    林命周
    顾瑾平
    钟廷姣
    陈化成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2, (03) : 16 - 28
  • [3] 模糊聚类分析法在以震报震研究中的应用
    冯德益
    钟廷姣
    顾瑾平
    林命周
    楼世博
    陈化成
    [J]. 地震, 1982, (04) : 31 - 34
  • [4] 大震前地震活动的图象识别
    王碧泉
    杨锦英
    王春珍
    [J]. 地震学报, 1982, (02) : 105 - 115
  • [5] 模糊数学在地震预报和震源孕育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冯德益
    林命周
    顾瑾平
    楼世博
    陈化成
    [J]. 西北地震学报, 1981, (03) : 1 - 8
  • [6] 地震活动的统计指标与发震时间的概率预报
    冯德益
    顾瑾平
    罗瑞铭
    盛国英
    [J]. 地震研究, 1981, (01) : 1 - 9
  • [7] 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贺仲雄 编, 1983
  • [8] 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汪培庄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