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超级小麦品种小花分化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10
作者
田纪春
王延训
赵亮
杜立明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济南市农业局 山东泰安 
[3] 山东泰安 
[4] 山东济南 
关键词
超级小麦; 小花分化; 籽粒产量; 相关分析;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05.01.003
中图分类号
S512.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山东省超级小麦项目组近几年育成的8个不同类型的超级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了小花分化历程的观察比较和在不同地力下产量及产量结构三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小花原基初始分化到四分体形成期所经历的天数为31~37天,大穗型品种历时较长。小花分化的开始时间主要与品种抽穗期早晚有关,与品种类型关系不大。超级小麦的产量水平随土壤肥力提高而增加,在高肥地力下,中间型和大穗型品种增产潜力较大;在中肥和低肥地力下,多穗型品种产量较高。中间型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好,是超级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中最值得注意的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超级小麦遗传育种研究.[M].沈天民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M].中国农学会等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3]   超级小麦育种有关问题的探讨 [J].
黄承彦 ;
管延安 ;
楚秀生 ;
隋新霞 ;
李根英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2) :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