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龄壮秧超稀植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状况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根
李玉嵩
陶诗顺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长龄壮秧; 超稀植;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36.056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了解长龄壮秧对超稀植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设T1(30d)、T2(42d)T3(54d)3个秧龄处理,研究B优827、岗优725和D优527超稀植时的生长及产量情况。[结果]随着秧龄的延长,3个品种的最高分蘖期推迟。同一品种不同处理的单株最大茎蘖数无明显差异。岗优725的平均单株有效穗数为T1>T2>T3,其余两品种的为T2>T1>T3。3个品种T3处理的二次分蘖穗占总有效穗的比例下降,三次分蘖穗的比例增加。B优827和D优527的实收产量为T1>T2>T3,岗优725的为T2>T1>T3。不同品种对秧龄长短的反应有明显差异。[结论]秧龄对超稀植杂交稻的分蘖动态、有效穗及其组成、经济性状和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在良好管理的基础上,合理选用品种,长龄壮秧超稀植杂交稻仍能保持高产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1796 / 1179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水稻强化栽培的适宜秧龄和栽植密度研究 [J].
龙旭 ;
马均 ;
许凤英 ;
王贺正 ;
黄清龙 ;
袁志祥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3) :368-373
[2]   秧龄对强化栽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附视频 [J].
张真 ;
陈连民 ;
吕南山 ;
吕先真 ;
金子舟 .
浙江农业科学, 2004, (02) :28-29
[3]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J].
马均 ;
陶诗顺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1) :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