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TPase8-6基因研究杂交多倍体鱼线粒体母性遗传(英文)

被引:5
作者
郭新红
刘少军
刘筠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化学与鱼类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化学与鱼类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化学与鱼类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长沙,长沙
关键词
ATPase8基因; ATPase6基因; 异源四倍体鲫鲤; 三倍体湘云鲫; 三倍体湘云鲤; 多倍体; 鲤科鱼; 母性遗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异源四倍体鲫鲤是世界上首例人工培育的两性可育并形成群体的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本文采用质粒克隆测序法测定了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的ATPase8和ATPase6基因全序列 ,结合鲤鱼、日本白鲫和斑马鱼的同源序列 ,对不同倍性水平鲤科鱼类的ATPase8和ATPase6基因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碱基组成、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红鲫、鲤鱼、异源四倍体鲫鲤、日本白鲫、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0 0 % - 1 3 4 % ,它们与外群斑马鱼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2 7 9% -31 0 %。用MEGA软件中的MP法、ME法、NJ法和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 ,得到了相似的拓扑结构。结果分析表明 ,人工杂交多倍体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在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上具有严格的母性遗传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异源四倍体鲫鲤经过 1 1代的繁育后 ,与其原始母本红鲫仍然保持了非常高的同源性 ,说明了新的异源四倍体基因库在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上拥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对不同倍性鲤科鱼类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的研究表明 ,ATPase8和ATPase6基因是杂交鱼后代遗传变异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分子标记
引用
收藏
页码:408 / 4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异源四倍体鲫鲤F9~F11染色体和性腺观察 [J].
孙远东 ;
刘少军 ;
张纯 ;
李建中 ;
黄卫人 ;
张剑 ;
罗凯坤 ;
周工健 ;
刘筠 .
遗传学报, 2003, (05) :414-418
[2]   蝮亚科蛇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 [J].
周继亮 ;
张亚平 ;
黄美华 ;
陈永久 ;
陈小青 ;
姚耿东 .
动物学报, 2001, (04) :361-366
[3]   三倍体湘云鲫及其亲本线粒体DNA的比较研究 [J].
黎双飞 ;
刘少军 ;
张轩杰 ;
罗琛 ;
周工建 ;
刘筠 .
中国水产科学, 2001, (01) :1-5
[4]   异源四倍体鲫鲤肝组织线粒体DNA的研究 [J].
黎双飞 ;
刘少军 ;
张轩杰 ;
罗琛 ;
周工建 ;
刘筠 .
水产学报, 2000, (06) :489-493
[5]   MATERNAL INHERITANCE OF CHLOROPLAST GENOME AND P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GENOME IN BANANAS (MUSA-ACUMINATA) [J].
FAURE, S ;
NOYER, JL ;
CARREEL, F ;
HORRY, JP ;
BAKRY, F ;
LANAUD, C .
CURRENT GENETICS, 1994, 25 (03) :265-269
[6]  
M 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evolution insharks:rates,patterns,and phylogenetic inferences .2 M artin A P. Mol B iol Evol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