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性中药对SD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29
作者
王米渠
严石林
李炜弘
吴斌
冯韧
刘百刚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寒热性中药; SD大鼠; 实验研究;
D O I
10.16466/j.issn1005-5509.2002.06.030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寒、热性中药对SD大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寒药组、热药组三组 ,分别用生理盐水、知母石膏汤、附子干姜汤灌胃3周后 ,从行为、生理、生化、免疫等多角度评价寒、热性中药的作用。结果 :1 寒药组、热药组在症状、行为上分别表现出类寒证和类热证的改变。2 下列指标改变达到统计学差异 :(1)体重、肛温、二便 ;(2)肝脏重量、肝脏重量/体重 ;(3)红细胞免疫 :RBC -C3bRR、RBC -ICR。3 下列指标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但有一定的作用趋势 ,(1)行为测试 :空地测试、巷道取食 ;(2)肾脏、脾脏、胸腺重量及其与体重比值 ;(3)红细胞Na +-K +-ATPase ;(4)甲状腺素T3、T4;(5)肿瘤坏死因子(TNF)。结论 :大鼠持续饲喂寒、热性中药可对大鼠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在生理上出现代谢、消化功能的改变 ,在行为上分别出现寒证或热证的特征 ;并可影响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 ;寒、热性中药对内分泌 ,生化酶等也呈现出一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形成虚热证的中枢兴奋物质的研究 [J].
梁月华 ;
施天华 ;
任红 .
中医杂志, 1998, (08) :493-494
[2]   小剂量肿瘤坏死因子对感染后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金春华 ;
金丽娟 ;
王静珍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6, (12) :10-13+63
[3]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寒证及温热药治疗后大鼠垂体激素细胞的变化 [J].
李良,周以健,温祥云,宋辉,梁月华 .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5, (01) :7-10
[4]   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交感神经肾上腺及代谢机能的影响 [J].
梁月华 ;
王晶 ;
谢竹藩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87, (01)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