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被引:16
作者
:
周以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淮安市行政学院
周以侠
机构
:
[1]
淮安市行政学院
来源
: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年
/ 23卷
/ 11期
关键词
:
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文明体系;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
083305 ;
1204 ;
摘要
: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成果。它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的和谐
庄世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
庄世坚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03)
: 99
-
105
[2]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
俞可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教授
俞可平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4)
: 4
-
5
[3]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M].洪向华; 主编.新华出版社.2008,
[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胡锦涛; 报告.民族出版社.2007,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M].辛鸣; 杨海英; 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
1
→
共 5 条
[1]
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的和谐
庄世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
庄世坚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03)
: 99
-
105
[2]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
俞可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教授
俞可平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4)
: 4
-
5
[3]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M].洪向华; 主编.新华出版社.2008,
[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胡锦涛; 报告.民族出版社.2007,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M].辛鸣; 杨海英; 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