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叶兴国,王连铮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花药培养;胚状体;再生植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如何提高接种效率和愈伤组织质量,通过外源激素来调节内源激素.使愈伤组织处于适合分化的状态。研制专用培养基,筛选敏感性基因型等,是大豆花药培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本文从取材、细胞学研究、培养基改进、基因型筛选和植株分化等几个方面,回顾了20多年来大豆花药培养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促进大豆花药培养的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豆花药培养几个问题的研究 [J].
叶兴国,付玉清,王连铮 .
大豆科学, 1994, (03) :193-199+283
[2]   大豆花粉粒的游离、培养及细胞学观察 [J].
刘德璞 ;
赵桂兰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7, (02) :40-44
[3]   大豆花粉离体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J].
刘德璞 ;
赵桂兰 .
大豆科学, 1986, (01) :17-20
[4]   大豆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雄核发育的研究 [J].
尹光初 ;
朱之垠 ;
徐振 ;
陈力 ;
李学湛 ;
毕凤云 .
大豆科学, 1982, (01) :69-76
[5]   大豆花药培养研究 [J].
尹光初 ;
李学湛 ;
徐振 ;
陈力 ;
朱之垠 ;
毕风云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0, (18) :864-864
[6]   大豆花药培养的研究 第二报:合成培养基的选择 [J].
简玉瑜 ;
孙玉华 ;
陈永祥 ;
罗希明 ;
赵桂兰 .
吉林农业科学, 1980, (02) :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