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

被引:3
作者
晓兰
延军平
刘小艳
机构
[1] 不详
[2] 陕西师范大学
[3] 不详
关键词
生态建设; 生态与经济; 库伦旗模式; 科尔沁沙地;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12.034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为了了解退牧还草对农村生态经济及农牧民的影响,选取内蒙古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科尔沁沙地库伦旗为研究区,以实地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并结合农牧民人均收入、人均支出等经济要素,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初步研究退牧还草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库伦旗从2002年开始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和天然草原植被保护建设工程之后,在草原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北部沙区2200km2得到了有效治理,草地覆盖率由治理前的8%提高到现在的60%,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20%,但是其经济效益不太明显,如2007年全旗农牧民人均收入仅为3230元。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提出了适合该旗的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库伦旗模式,并对生态与经济实现"双赢"提出了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科尔沁沙地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J].
李建华 .
防护林科技, 2008, (02) :56-58
[2]   21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程度变化动态监测 [J].
李爱敏 ;
韩致文 ;
黄翠华 ;
谭振华 .
中国沙漠, 2007, (04) :546-551
[3]   科尔沁草原沙地治理途径的探讨 [J].
庄周 ;
赵美丽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7, (01) :51-52
[4]   基于退耕还林还草的科尔沁沙地景观结构变化——以通辽市奈曼旗为例 [J].
于艳华 ;
乌兰图雅 ;
阿拉腾图雅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7, (02) :212-216
[5]   中国沙漠化及其防治 [J].
张仁健 ;
周家茂 ;
曹军骥 .
中国粉体技术, 2007, (01) :1-5
[7]   秦岭南麓贫困山区经济与生态“双赢”互动模式研究 [J].
张红娟 ;
延军平 ;
张志民 ;
周立花 ;
刘晓琼 ;
徐小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1) :98-102
[8]   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J].
黄国安 ;
郭伊乐 ;
敖艳红 ;
徐国胜 ;
叶红 ;
金玉 ;
敖日格勒 ;
冯晓杰 ;
梁东亮 .
内蒙古草业, 2006, (04) :29-31+65
[9]   科尔沁沙地生态建设技术途径研究 [J].
王英武 ;
闫德仁 ;
韩凤杰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6, (04) :33-35
[10]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薛凤蕊 ;
姜冬梅 .
北方经济, 2006, (21) :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