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职业地位的殒落:“自我认同”的贬斥与“社会认同”的错位

被引:33
作者
赵云泽 [1 ,2 ,3 ]
滕沐颖 [1 ]
杨启鹏 [1 ]
解雯迦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3] 中国新闻史学会
关键词
记者; 职业地位; 自我认同; 社会认同;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4.12.007
中图分类号
G214.2 [记者];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本文基于在北京的一次针对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和赴云南、山东两地对媒体、企业的调研数据撰写而成。本文认为在当下中国,记者的职业地位在社会中显著下降。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记者"自我认同"的贬斥与"社会认同"的错位。即记者的"自我认同"从"无冕之王"滑向了"新闻民工";记者的"社会认同"总在"舆论监督者"、"客观记录者"、"宣传者"、"社会建设参与者"的角色中纠结与调和。记者们趋向于将自身定位为"舆论监督者"、"客观记录者",而官方趋向于将记者定位为"宣传者",部分企业家和民众又趋向于将记者定位为"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后两者的定位都与其"自我认同"发生严重的错位。这导致了记者职业神圣感的丧失、职业伦理的下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又反过来加速了记者职业地位的下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 [J].
夏倩芳 ;
王艳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 19 (04) :33-45+109
[3]   新闻专业主义:一种职业权力的意识形态——再论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 [J].
芮必峰 .
国际新闻界, 2011, 33 (12) :72-77
[5]   民粹主义:中国新闻场域的一种话语策略 [J].
谢静 .
国际新闻界, 2008, (03) :33-36
[6]   记者角色冲突的原因探析 [J].
王静 .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5) :97-100
[8]  
媚俗:受众本位意识在新闻报道中的偏差[J]. 程江南.采.写.编. 2005(04)
[9]   传媒社会职责、职业意识与经济利益的博弈 [J].
陈力丹 .
传媒观察, 2004, (08) :22-24
[10]   加强舆论监督是报纸走向市场的助推器 [J].
李鹏 .
新闻战线, 1998, (10)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