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二叠纪生物礁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被引:9
作者
周怀玲 [1 ]
张振贤 [1 ]
机构
[1] 广西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礁(丘); 碳酸盐台地; 缓坡; 台地边缘; 台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6 [各地层古生物分布];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广西二叠纪生物礁(丘)非常发育,自栖霞期至长兴期均有分布,以茅口期最繁盛。生物礁主要发育于具陡斜坡的孤立浅水台地边缘,包括堤礁、马蹄形礁、环礁、链状礁和块状礁。逅礁生物以钙质海绵为主,另有水熄、管壳石、苔藓虫及红藻等。包覆粘结生物以古石孔藻、层纹状蓝绿藻为主,附礁生物为底栖生物和藻类。礁岩类型以复合型为主,包括包覆骨架岩、粘结骨架岩、包覆障积粘结岩、包覆粘结岩等。生物丘则主要产在碳酸盐缓坡、孤立台地缓斜坡及台凹环境,包括珊瑚丘、海绵丘、荷叶藻丘、生物屑藻灰泥丘和藻泥丘,常与陆棚相深灰色泥岩、生物屑粒泥岩、泥粒岩及风暴岩构成旋回组合。生物礁、丘的分布受古特提斯海的扩张和同沉积断裂所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古代生物礁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兼论我国西南地区二叠系生物礁的类型 [J].
范嘉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1) :46-55
[2]   广西来宾吴家坪组生物岩礁 [J].
杨万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7, (04) :424-428+473
[3]  
西南地区上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侯方浩等编著, 1991
[4]  
广西隆林二叠纪生物礁[M]. 地质出版社 , 范嘉松等著, 1990
[5]  
中国各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礁[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曾鼎乾等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