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期泰国的汇率安排及其改革模式

被引:3
作者
刘兴华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泰国; 汇率安排; 改革模式; 动态稳定;
D O I
10.16407/j.cnki.1000-6052.2007.06.022
中图分类号
F833.36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泰国是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货币当局拥有较少的国际储备,在"不可能三角"中优先考虑了资本自由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目标,泰国后危机时期实行了较具弹性的管理浮动汇率制。泰铢汇率的持续升值削弱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资本管制的非对称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凸现出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局限性。泰国未来的汇率制度改革,可以采取建立保持泰铢动态稳定的汇率安排和重视区域货币合作、汇率政策协调的两种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元本位下的汇率.[M].[美]罗纳德·I.麦金农(RonaldI.Mckinnon)著;王信;何为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  
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帐户开放:理论、政策与经验.[M].张礼卿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   泰国新金融震荡:分析与启示 [J].
韩骏 ;
韩继云 .
财经科学, 2007, (03) :9-15
[4]   新加坡汇率安排的动态稳定机制及其绩效 [J].
刘兴华 .
东南亚, 2006, (04) :6-11
[5]   对《清迈协议》的评估及改革建议 [J].
何帆 ;
张斌 ;
张明 .
国际金融研究, 2005, (07) :16-22
[6]   汇率政策新共识与“中间制度消失论” [J].
张志超 .
世界经济, 2002, (12)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