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体形态学和密度的探讨(Ⅱ)——致密型絮凝体形成操作模式

被引:37
作者
王晓昌
丹保宪仁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安
[2] 北海道大学!日本札幌
[3] 不详
关键词
絮凝体密度; 脱水收缩; 逐一附着; 造粒流化床;
D O I
10.13671/j.hjkxxb.2000.04.001
中图分类号
X131.2 [水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论述了致密型絮凝体形成操作的两种模式 :脱水收缩和逐一附着 ,前者通过长时间机械搅拌进行 ,后者通过上向流造粒流化床操作进行 .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操作均可生成接近于球型的致密化团粒 ,但脱水收缩条件下生成的团粒仍具有颗粒有效密度随粒径增大而降低的特点 ,其分形维数为 2 40— 2 47.而逐一附着条件下生成的团粒密度基本上与粒径无关 ,可认为其分形维数接近于 3.通过讨论上向流造粒流化床操作条件 ,并将实验得到的致密型絮凝体密度和常规絮凝体密度进行比较 ,说明用该方法实现逐一附着型絮凝操作是促使絮凝体致密化的有效途径 .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絮凝体形态学和密度的探讨——Ⅰ.从絮凝体分形构造谈起 [J].
王晓昌 ;
丹保宪仁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3) :257-262
[2]  
分粒体工学[M] .2 三轮茂雄. 朝仓书店 .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