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变异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蕾青
何丽芳
姚忻
周秋霞
闻玉梅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传染科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基因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包膜抗原基因变异的意义。方法收集19例慢性乙肝患者的PBMC和配对血清,用PCR扩增PBMC及血清中HBV包膜基因片段(S,preS1,preS2),并对其中各5例PBMC及配对血清中的preS1和preS2基因片段,分别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S、preS1和preS2片段在血清和PBMC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947%、100%和0、263%、263%。与HBVADR序列比较,10份标本HBVDNA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2份preS1和3份preS2的核苷酸序列,没有发生改变;8份preS1和7份preS2的核苷酸序列,均发生了一个至多个位点的点突变。结论PBMC中存在的包膜基因不完整,因而不会形成完整的HBV病毒颗粒,故不支持HBV可潜伏于PBMC并发展成为体内HBV再感染的来源。preS1点突变编码的氨基酸位点,集中在aa21~47区域,可能会影响HBV的吸附和穿入,及组织亲嗜性的改变。HBV亚基因片段在PBMC中,是否会影响细胞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