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下部地壳变形、变质特征及其抬升机制分析——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例

被引:2
作者
刘祥 [1 ]
吴新伟 [2 ]
戴亚丽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测试分析中心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吉林省核工业地质局
关键词
深部地壳; 麻粒岩相; 韧性变形; 内蒙古中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古中部下地壳出露较好,主要以麻粒岩相变质岩石为主,形成于地壳较深层次,华北克拉通北缘出露的下地壳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主要由于挤压逆冲作用使下地壳岩石逆冲到一定高度,再经长期剥蚀得以出露。本文对内蒙中部地区出露的下地壳岩石物质组成和变质、变形特征的分析,确定其形成条件为:温度610℃850℃、压力0.5~1.03GPa、深度18~39km、地热梯度(21~35.4)℃/km。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枣儿沟角度不整合的发现与美岱召岩群的建立——孔兹岩系之上的古元古代浅变质地层 [J].
徐仲元 ;
刘正宏 ;
杨振升 .
地质通报, 2003, (07) :480-486
[2]   阴山地区印支期地壳构造变形研究 [J].
刘正宏 ;
徐仲元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1) :1-6
[3]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孔兹岩系的地层结构 [J].
徐仲元 ;
刘正宏 ;
杨振升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4) :313-318
[4]   阴山中生代地壳逆冲推覆与伸展变形作用 [J].
刘正宏 ;
徐仲元 ;
杨振升 .
地质通报, 2002, (Z1) :246-250
[5]   大地热流研究揭示的中国地壳成分横向变化 [J].
汪洋 ;
邓晋福 .
地球科学, 2001, (06) :597-602
[6]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中生代造山运动及构造演化 [J].
徐仲元 ;
刘正宏 ;
杨振升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4) :317-322
[7]   大陆深部地壳研究进展综述 [J].
赵风清 .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 1995, (02) :41-48
[8]   内蒙大青山早前寒武纪变质岩和早期陆壳的演化 [J].
金巍 ;
李树勋 ;
刘喜山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3) :281-289
[9]   内蒙古固阳朱拉沟基性麻粒岩T-P轨迹 [J].
梅华林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1, (02) :133-143+126